文藝復興雙簧家族的帝王-蕭姆管家族 Shawms

古樂集荷蘭樂器師傅製的文藝復興蕭母管家族:文藝復興高音蕭姆管,中音管蕭姆管,次中音蕭姆管(蔣皓任Martin Chiang攝影)

橫越人類文明的雙簧樂器

雙簧,絕對是人類歷史上亙古的樂器,不亞於弓弦樂器古老歷史。

這種竹片在唇間震動所創造出來的聲響和表現力,如同人的聲音和情緒:可以是響亮振奮的、也可以是溫暖如歌的、更可以是喪國之痛般淒涼哀愁的。

美國全面的古樂團-Voices of Music吹奏德國文藝復興的古樂"Palle Palle" 使用高音與兩把中音蕭姆管與古長號

千百年來,從公元前古希臘出現在神廟繪畫與陶罐上,祭祀酒神的Aulos(阿夫洛斯管)到今天,綜觀中東、歐洲、印度的吶音管(Nadaswaram)到亞洲,雙簧樂器見證了人類一個王朝衰落,另一個王朝的再起。彷彿有人類足跡的地方就有雙簧的存在,無所不在的橫貫了文明歷史,它的重要性不只是一種樂器種類,更是貫穿人類文明軌跡的象徵。

如今出現在交響樂團裡的雙簧管和低音管,它們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這些西洋樂器與嗩吶又有什麼親戚關係?這篇文章,我們將從古樂的雙簧樂器角度出發,為大家藉由解開雙簧樂器的歷史面紗。

中亞絲路與地中海,樂器始祖之地

無論是何種樂器,當我們探索樂器的歷史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共通點,而這個共通點都會出現在東方與西方樂器的歷史上,就是很多的樂器都是從中東和西域傳到世界的

中東和西域國家,在人類的歷史上是一個總是戰亂平凡的地方,但同時也是貿易與文化非常重要的交會之地,以樂器來說,中東的烏德琴,弓絃樂器rebab,波斯的中東嗩吶,因為戰爭或貿易而傳進了中國,比如說在漢朝的張騫通西域時,笛子在那時期做有被輸入進了中原,還有唐朝時從西域傳到中原的琵琶和二胡等等,這些國樂器的原型很多都是來自於中東的民族樂器。

而之後歐洲的提琴,魯特琴,和雙簧管等樂器,最早的祖先也都是來自於中東。

中東的撥弦樂器烏特琴(Oud)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型態非常相似

雙簧片的樂器在歐洲在西元前三四百年的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就已經存在了,同時埃及地區也有類似的傳統雙簧樂器(Salamiya),在古波斯每當夜幕降臨時,在城市的大門前,都會有人吹奏這種嗩吶來為市民報時,這種嗩吶形式的雙簧片樂器的特點就是音域高亢,同時大聲又吵雜,所以特別適合在戶外吹奏,用來塑造熱鬧的氣氛為市民們開趴,或是用來當警報提醒平民們的作息,或警告敵軍來襲。

土耳其傳統嗩吶的聲音 (Zurna)

到了中世紀左右,這種大聲的雙簧片樂器,經過了東地中海來到了歐洲,並且蛻變成為了所謂的西洋雙簧管的祖先-「文藝復興雙簧管」或稱「蕭姆管Shawm」,一個錐形管身的高音管樂器,從它抵達歐洲開始,雙簧管的歷史就開始了它的養成之路,一路走進了21世紀的交響樂團。

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 戰爭與文化交流

許多現在常見的樂器之所以會傳入歐洲是因為一場耗時許久的慘烈戰爭:十字軍東征。

2005年以十字軍為主題的電影"王者天下" 劇照

十字軍東征是經羅馬教宗准許後,從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團派軍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伊斯蘭國家,發動了宗教戰爭。西歐的國家受拜占庭帝國的邀請,出動了十字軍騎士甚至許多、自願的商人、與農民,參與這場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的大戰。

但在最後一回合,十字軍在敘利亞海岸的最後一個橋頭堡被伊斯蘭大軍給攻陷,讓基督教勢力最後以失敗告終,雖然雙方勢力與平民的傷亡慘重,但這場大戰卻對東西方世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有劇烈和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文化交流方面,中東的民族樂器開始被輸入到了西歐,並整整了影響了西方音樂的歷史。

文藝復興蕭姆管的誕生

文藝復興雙簧管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十字軍東征而經過地中海被傳到了中世紀的歐洲,而這把樂器的原文因國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英國人把它取名為蕭姆管(Shawm)、德文則是(Schalmei),跟原始可能來自於埃及的樂器(Salamiya)類似,而文藝復興雙簧管的古法文為: Chalemie,這個名稱是源自拉丁文“Calamus竹片”的意思,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這種使用竹片的雙簧樂器曾經在中東甚至遠東地區非常的盛行,而各個地區對這種樂器都有類似的稱呼。

英國蕭姆管大師與巴塞爾古樂學院教授-Ian Harrison吹奏高音蕭姆管與中世紀的布辛號(Buisine)演奏中世紀的舞曲

「蕭姆管」這個樂器聽起來很古老的感覺,但它卻不只存在於文藝復興時期,而是從中世紀甚至持續到16世紀早期巴洛克時代,甚至到現在一些歐洲的傳統小鎮還在繼續使用類似的樂器。

城塔上的守望者,市民廣場與宮廷的樂團:文藝復興管樂團. 文藝復興大聲樂隊 “Alta Capella"

蕭姆管在中世紀左右,跨越地中海逐漸西化後,在歐洲取得了市井小民的喜愛,而它也延續了它大聲和熱鬧的傳統,所以在當時歐洲中世紀的各座城市也開始出現了所謂的「文藝復興管樂團」(又名-“阿爾塔管樂隊"Alta Capella)或「大聲樂隊」,而蕭姆管也順勢的成為大聲樂隊的主力樂器。為什麼叫大聲樂隊呢?

很簡單,因為他們很大聲⋯⋯就跟現在我們台灣常看到的“西索米”一樣,因為音色熱鬧大聲,所以特別適合戶外的婚喪喜慶,大家有聽過台灣廟會的嗩吶就知道,在敲鑼打鼓,鞭炮沿著整條街炸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聽到清清楚楚的嗩吶聲,而蕭姆管/也有一樣的效果。

巴塞爾古樂學院教授-Ian Harrison與其中世紀樂團“Les Haulz et Les Bas"與義大利傳奇手鼓大師-Andrea Piccioni演奏中世紀音樂

有時候一個大聲樂隊的組合方式可以混搭類似的「大聲樂器」比如說風笛(Bagpipe),近2公尺長的銅管-布辛號(Buisine),伸縮古長號(Slide Trumpet),古長號(Sackbut),文藝復興角號(Cornetto);和晚期出現的「現代低音管」或「巴松管」型態的祖先──文藝復興低音管(Dulcian)等等。

而這樣不同管樂器的組合會帶來截然不同的音色效果,可以搭造出具有神秘高冷感的哥德式的中世紀晚期音色,或是熱鬧溫暖的文藝復興的舞曲。

2018年由台北愛樂電台邀請來台造成轟動的的高塔古樂團(Capella de la Torre),使用以蕭姆管為主的文藝復興管樂隊即興16世紀的頑固低音

但起初,大聲樂隊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音樂本身:

玩過世紀帝國》的朋友可以想像一下:中世紀任何一座有點規模的城鎮,外圍都會建造城牆,而城牆之間有許多的大門和瞭望塔;這些設施的作用,正是要保護城內的市民們免受強盜入侵、戰爭侵襲,和提醒火災的發生。

世紀帝國的城牆

比如說,米蘭在十三世紀末,它的城市規模總共有 16 個城門和 120 個高塔,在大白天下,有鮮豔的旗幟和其他的視覺信號,能直接讓城裡的居民接收訊息;但在烏漆嗎黑的晚上它們便無用武之地,這個時候來自大聲樂隊裡的「大聲管樂器」,就剛好補足了這個缺陷。

因此,這些管樂家不但是演奏音樂的樂手,同時也是一座城市的看守者或守衛。用今日的角度來看:他們就好比在白天擔綱婚喪喜慶等炒熱氣氛的樂團;晚上則要當個大樓管理員的概念⋯而這個之前提到的,在古波斯城門前用來警告市民外在威脅的波斯嗩吶有很神奇的之處。

這些「多功能音樂家,或是斜槓音樂家」的模式,在歐洲的英格蘭、義大利、荷比盧地區和德國逐漸開始盛行:曾經有文獻記載在 1310 年,布魯日就聘請了一群「管樂守望者」。這些守望者除了履行他們守城的職責外,還要定期負責城市公民婚喪喜慶開趴的娛樂活動。

因為這些音樂家有力的貢獻,使得政府開始去重視他們的行業和存在,終於在 1384 年後,這些「自由業」(也就是所謂“有一餐沒一餐”)的音樂家成為了官方穩定聘用的 “Stadtpfeiffer” ,我們也可稱為之「市立管樂家」,幾乎是歷史上第一個由官方成立的演藝團體。

在高塔上吹奏蕭姆管的繪畫 Berchtold Turner (1425)

這一波給予音樂家穩定收入的「市立管樂家」風潮,盛行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因為在這座當時超有錢的城市裡,他們一口氣聘請了 10 位管樂家!)、還有西耶納(Siena)和盧卡(Lucca)等托斯卡尼的古城;這種”市立管樂團的潮流”甚至還傳到了德國的城鎮裡,比如紐倫堡(Nuremberg)與奧古斯堡(Augsburg)等等。

當時,總共有 20 多個講德語的城市有”大聲樂隊”的存在,城鎮樂隊的數量有開始爆增,當時甚至還有文獻記錄,說這些蕭姆管演奏家突然暴增的「像一座山的豆子一樣多⋯⋯」成為了15與16世紀的文藝復興主流樂器!

極致的和諧之響.文藝復興的家族樂器Consort:蕭姆管家族

古樂集由荷蘭樂器師傅-Fritz Heller所做的蕭姆管家族,從左到右:高音,Dolzaina(小聲的蕭姆管),中音,與成人一半跟高的次中音 (蔣皓任Martin Chiang攝影)

在文藝復興的盛期,樂器的形式鮮少是以一把"單身"樂器的狀態出現的,幾乎大部分的樂器都是是所謂“家族式的組合Consort” ,所以到今天我們才有像是薩克斯風,或是提琴樂器有「大、中、小」;「高、中、低」的組合,在那個年代幾乎是任何樂器,都有著自己的「家族」或是「套組」,那是因為樂器師傅們追求著一種統一和諧的聲響,而古歐洲平時的娛樂,就是跟朋友合奏時把樂器發下去就可以組一個Consort一起喝酒玩音樂。

如果當時連木笛(Recorder)和維奧爾琴(Viola da Gamba)都出了許多不同的size,那麼蕭姆管當然也不落人後,所以在"大聲樂隊”裡,就出現了整團的蕭姆管家族!

這一整蕭姆管套家族,包括「媽媽」的高音蕭姆管(Soprano);「大姐」的中音管蕭姆管(Alto);「大哥」的次中音蕭姆管(Tenor 又名”Nicolo”);最後一個「老爸」,則是高達180共分左右的低音蕭姆管。(目前古樂集以文藝復興低音管Dulcian擔當低音的聲部)

整團蕭姆管幫派組合起來擺出陣仗時,很像古希臘神殿的一排柱子一樣,非常的壯觀,而一起吹奏時,會聽到和諧的聲響和熱鬧無比的氣氛,所以特別受到當時城市市民的愛戴。  

巴塞爾古樂學院蕭姆管樂團於大教堂演奏文藝復興舞曲,為觀眾們伴奏舞曲音樂(從左數來最大支的是近2公尺的文藝復興低音蕭姆管)

極簡風,木質感與金屬的文藝復興工藝:蕭姆管家族繪畫與文獻

蕭姆管出現在無數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織毯上,高音蕭姆管樂器的管身擁有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體成形的「極簡風」樣貌,與無印良品的簡單乾淨設計相似。

而高音以下的中音、次中音與低音蕭姆管便擁有所謂的”Fontanelle” 一種類似胡椒罐裝飾的按鍵蓋子,用來遮掩為小指頭延伸出來,看似凌亂的金屬按鍵系統,這幾乎是文藝復興管樂器的一種招牌裝飾!

Fontanelle “按鍵蓋"文藝復興管樂器用來遮隱按鍵的美麗裝飾外觀(蔣皓任Martin Chiang攝影)

德國文藝復興作曲家與音樂學者–普雷托里烏斯(Michael Praetorius 1571-1621)在他最出名的文藝復興樂器專書1619年的「音樂大全 Syntagma Musicum」裡明確記載了蕭姆管,同時在他的1620年的「Theatrum Instrumentorum」一書中,展現了不同大小蕭姆管的精美印刷,這本書是我們窺探文藝復興樂器的一本非常重要的聖經。

德國文藝復興作曲家與音樂學者–普雷托里烏斯(Michael Praetorius 1571-1621)1619年的「音樂大全 Syntagma Musicum」左邊是文藝復興低音管家族與拉凱特管家族,右邊是文藝復興蕭姆管與不同種類大小的風笛(Bagpipes)

有時候蕭姆管會加上漏斗型,稱之為「皮魯埃特」(pirouette)的扁平吹嘴座,這樣會讓演奏者半含住竹片,少了嘴唇包覆的控制,聲響也很變得更直接,更適合在戶外廣場吹奏炒熱氣氛的舞曲。

北方文藝復興畫家-波西(Heronimus Bosch)所繪製的"地獄",其中一景是使用文藝復興蕭姆管作為拷問醉人的刑具,可以很清楚的看見Fontanelle “按鍵蓋"與喇叭口的金屬環裝飾

吹奏時需要非常密集和快速的氣流,樂器的聲響從簧片穿過錐形管身從底部大型的喇叭口出來,產生非常大聲的聲響,帶這種大聲是圓潤飽滿的聲響,適合在大廣場或大樓陽台吹奏戶外的舞曲音樂,也很適合在充滿回音殘響的教堂吹奏滂湃的文藝復興複音音樂。

古樂集的次中音文藝復興蕭姆管,喇叭口的文藝復興黃銅裝飾(蔣皓任Martin Chiang攝影)

畢達格拉斯音律,讓蕭姆管樂團能做出極致和諧的五度音程

蕭姆管和大部分的文藝復興管樂器一樣,其指法與木笛相似,而如此簡單的構造讓蕭姆管非常容易吹奏出聲音,但非常要吹準和擁有健康的音色是非常有挑戰的,一個指法能夠做出3度的音高,所以需要演奏者用氣流和大腦來控制,而這麼做的原因也是為了在吹奏時能調配不同的音律,為了達到音程的「完美純度」。

蕭姆管的調律是畢達哥拉斯音律,擁有非常純淨的五度,當一組四聲部不同大小的蕭姆管家族合奏並吹準時,可以產生出一種咬下多汁水蜜桃「爆漿甜蜜感」的音色,因為極純的音程和極致和諧的共鳴。

英國蕭姆管大師-Ian Harrison與太太使用高音與中音文藝復興蕭姆管演奏節奏複雜的中世紀的歌本

巴塞爾古樂學院的中世紀音樂科系與文藝復興管樂隊課程

瑞士的巴塞爾古樂學院(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是歐洲唯一可以主修蕭姆管與中世紀音樂的學校。微光古樂集團長-Martin蔣皓任於古樂學院學習古低音管與歷史管風琴時,同時密集選修了由英國文藝復興蕭姆管與古風笛大師-Ian Harrison所帶領學院裡的「文藝復興管樂團」課程,

文藝復興管樂團時常在在春天之際,定期會攀爬百層的階梯,到巴塞爾主座大教堂的百尺高的尖塔上向著腳底下的廣場吹奏,為百年來巴塞爾古城依舊保存的古樂傳統。

從巴塞爾主座大教堂南塔上吹奏蕭姆管的演奏家們 (蔣皓任Martin Chiang攝影)

2021年微光古樂集從荷蘭購入了一組文藝復興雙簧管家族(高音、中音與次中音,低音目前使用文藝復興低音管Dulcian演奏),並開始定期排練與演出文藝復興與中世紀的古樂。

現代雙簧管演奏家與微光古樂集古雙簧管演奏家-張端庭 吹奏文藝復興高音蕭姆管(蔣皓任Martin Chiang攝影)

文|蔣皓任 Martin Chiang

發表留言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